近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漁業微化學實驗室楊健研究員團隊在魚類增殖放流標記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增殖放流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漁業資源及其生態系統修復和水生生物多樣性的恢復。然而如何才能科學、準確地進行增殖放流效果評價。為此,團隊基于漁業微化學技術,利用團頭魴(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開展了聚焦于鰭條的外源Sr標記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團頭魴胸、背、腹、臀和尾鰭條剖面Sr元素分布為均勻的低值(藍色),而標記組均有明顯的外源Sr標記特征(綠色至紅色環),標記成功率達100%。本研究突破了在魚類非致死、低損傷、高效率、低成本情況下進行無毒標記且標記效果可視化的技術難題。
相關成果論文“Analyses of fin ray types to detect strontium markers in juvenile blunt-snout bream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近期已發表于生態學領域Q1區期刊《Ecological Processes》(影響因子4.8)上。無錫漁業學院博士研究生朱亞華為第一作者,楊健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學生受國家留學基金委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資助,正在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開展為期1年的相關研究訪學和博士聯合培養。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186/s13717-024-00501-z
(漁業微化學實驗室 供稿)